一个失去焦点的社会

主要观点: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脑成为瓶颈,现代世界如“简易设置”的象棋游戏,一切即刻发生,阻止了深度思考。互联网的即时反馈本是坏事,之后被营销者过度商业化,以获取用户时间和注意力,如谷歌的个性化广告。如今获取用户注意力和数据成常态,侵犯隐私且捕获注意力,科技在这方面不断“进步”。人们因分心而缺乏想法和理解,崇尚肤浅想法,CEO 常凭直觉做决策。多数垄断通过减少选择形成,如谷歌等,而 Facebook 虽非强制但也易让人沉迷。要找回专注,需远离手机,如使用老式打字机,Cal Newport 提出数字极简主义,复兴“傻瓜手机”。消费主义理念有害,应摒弃只靠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重视内心,回归深度思考。

关键信息

  • 90 年代玩“Battle Chess”游戏,不同难度设置下体验不同,反映现实中思考时间差异。
  • 白领工作因即时回复邮件而缺乏深度思考,如 PowerPoint 取代文档。
  • 互联网被营销者过度商业化,谷歌通过个性化广告获利。
  • 各种网站和应用都在获取用户信息和注意力,侵犯隐私。
  • 分心导致缺乏想法,崇尚肤浅,如 CEO 凭直觉做决策。
  • 多数垄断形成,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 易让人沉迷。
  • 数字极简主义框架,如 Cal Newport 提出,复兴“傻瓜手机”。
  • 消费主义理念有害,应重视内心,回归深度思考。

重要细节

  • 文中以 Erasmus 为例,说明过去信息传输慢,有时间思考。
  • 法国作家 Thierry Crouzet 因网络过度连接而出现“在线倦怠”。
  • 谷歌员工 Tristan Harris 离开谷歌创建“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
  • 研究表明手机通知声会像开车时发短信一样分散司机注意力。
  • Cal Newport 强调要平衡数字技术使用的成本和收益。
  • 一些品牌开始创新“傻瓜手机”市场。
  • Evgeny Morozov 指出消费主义理念的错误。
阅读 7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