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几年前作者开发了将非机架式设备安装到机架的方法,包括开发 HiFiBerry 配件硬件和代码,后因常更换 HiFi 设备未长期使用,但觉得对他人有用。文中讲述了打造 2U 机架单元的历程,包括设计、制造及遇到的问题等,最终放弃 HiFiBerry 等,改用更可靠的设备,还分享了相关代码及制造经验,并感谢读者分享。
关键信息:
- 开发了将非机架式设备机架化的方法及相关硬件代码。
- 设计 2U 机架单元时采用 OpenSCAD 进行建模,包括各部件设计及布局。
- 制造过程中涉及面板金属加工(CNC turret punch)、 painting 、 graphics 及开关盒制作等。
- 对 HiFiBerry 的使用及修改,包括解决 rotary encoder 问题等,但对其可靠性不满。
- 最终放弃 HiFiBerry 等设备,改用 Wiim Pro 。
重要细节: - 最初将 DAC 和 phono pre-amp 安装在 1U 空白板上,后计划制作 1U 输入选择器。
- OpenSCAD 采用特定坐标系统,方便部件分离、渲染及组装查看。
- 制造中遇到 CAM 工具选择问题,通过 FreeCAD 解决曲线和孔的形状问题。
- HiFiBerry 存在可靠性问题及音量控制线性问题。
- 所有部件制造完成后,安装时发现 DAC 支架较紧,装配不够牢固但尚可使用。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