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难以忍受的缓慢:为什么我们以 10 比特/秒的速度生活?

主要观点:文章探讨人类行为缓慢背后的神经难题,人类信息吞吐量约 10 比特/秒,而感官系统收集数据约 10⁹比特/秒,二者差距未被解释,涉及脑功能基本方面,如何种神经基质设定存在速度限制、为何需数十亿神经元处理 10 比特/秒、为何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等,大脑似乎以两种模式运作,外脑处理快速高维信号,内脑处理控制行为所需的少量比特,外脑神经元数量多有合理解释但内脑无,提出新研究方向。
关键信息:23 页、1 表,被 NEURON 接受,涉及神经元与认知领域(q-bio.NC),引用为[arXiv:2408.10234]或[arXiv:2408.10234v2],通过 DataCite 有 arXiv-issued DOI 为[https://doi.org/10.48550/ArXi...],有提交历史,从 Markus Meister 于 2024 年 8 月 3 日和 11 月 15 日分别提交 v1 和 v2 版本。
重要细节:文中明确对比人类信息吞吐量与感官系统数据收集速度,提及大脑的两种运作模式及相关问题,还给出了提交的具体时间和文件大小等细节信息。

阅读 10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