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Mozilla 宣布了一系列将由大语言模型(LLM)驱动的工具中的第一个,旨在帮助他们推进“可信人工智能”的未来,可在此处阅读其全部内容:https://blog.mozilla.org/en/mozilla/introducing-mozilla-ai-investing-in-trustworthy-ai/。
第一个概念产品是名为“Orbit”的浏览器扩展,这是一种智能且风险有限的 AI 方法,不同于苹果直接提供原始数据并称之为“苹果智能”,也不同于谷歌破坏其搜索结果(曾是公司的“皇冠珠宝”)。
- 安装与初步查看:可在此处安装 Orbit 插件:https://orbitbymozilla.com/,通过
wget
获取文件https://addons.mozilla.org/firefox/downloads/file/4392515/orbit_summarizer-1.2.2.xpi
并重命名为.zip 后查看,其中background.js
文件的作用类似预期,包含设置事件监听器(如chrome.runtime.onConnect
等)、创建后台脚本处理消息等功能,还创建了两个上下文菜单项“Summarize selection with Orbit”和“Summarize page with Orbit”。 - 服务器元素:Mozilla 有一个服务器来运行驱动 Orbit 的 LLM,代码中包含多个与服务器交互的函数,如发送请求到不同的 API 端点等。
- 神秘内容:代码中多次提到
gmail
、youtube
、outlook
,推测该插件旨在为这些特定网站提供摘要,google.json
中有特定的选择器用于定位相关元素,outlook.json
和youtube.json
为空,对 YouTube 猜测是获取文本转录并发送到服务器,对 Outlook 不太清楚其工作方式。 - 网络流量:通过
about:debugging#/runtime/this-firefox
获取插件的网络检查器,以在 Ars Technica 文章上运行摘要为例,其网络请求流程为先 POST 到https://orbitbymozilla.com/v1/orbit/prompt/update
,然后 POST 到https://prod.orbit-ml-front-api.fakespot.prod.webservices.mozgcp.net/invoke
,最后进行 GET 请求获取实际摘要,最后进行store_result
操作,但对其是否真的不存储摘要存在疑惑。 - 使用效果:安装插件后,有奇怪的 hovering 黑色洞图标,点击可进行“Ask Orbit”“Settings”等操作,设置为“paragraphs”可得到更详细的回答,测试多个网站的总结效果,有的较好(如 Ars Technica 文章),有的较差(如 LWN 文章),与 OpenAI 的比较也各有优劣,总体而言总结有时过于简短,缺少重要信息。
- 结论:Mozilla 的这一尝试有其目标,但目前效果不佳,总结过于简短,除了隐私方面,几乎提供不了太多有用信息,对于只需快速浏览内容的人可能适用,对于想要更深入理解文章和邮件并能提问获取答案的人则还需继续寻找更好的工具,不过由于大部分魔法似乎在服务器端,未来有望改进结果。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