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 和 Unicode 中的控制字符

主要观点:详细介绍了 ASCII 和 Unicode 中的控制字符,包括其历史、分类、在不同标准和应用中的情况等。
关键信息

  • 控制字符分为 ASCII 控制字符(C0)、C1 控制字符、ISO 8859 特殊字符(NBSP 和 SHY)等三组。
  • ASCII 控制字符起源于 ASCII 标准,在多个相关标准中定义,虽设备变化但仍被使用,当前在 ISO 和 ECMA 标准中有更新。
  • C1 控制字符主要用于显示和打印设备,其标准历经多次修订和更新,在 Unicode 中也有保留。
  • ISO 8859 特殊字符 NBSP 和 SHY 在多个标准和编码中都有应用。
  • 控制字符在现代应用中使用情况各异,有些仍常用,有些则较少使用。
  • 键盘可产生部分控制字符,但其与控制字符的功能并非总是直接相关。
    重要细节
  • ASCII 控制字符的各种功能及历史演变,如 SOH 用于传输开头标识等。
  • C1 控制字符的具体用途,如用于控制显示和打印的格式等。
  • ISO 8859 特殊字符的位置和含义。
  • 不同标准中控制字符的定义差异及相互关系。
  • 控制字符在现代应用中的具体例子,如 NUL 在字符串中的使用等。
  • 各种控制字符的键盘快捷键及特殊用法等。
阅读 1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