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安全架构师的角色不仅限于设计安全系统,还需持续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随着云原生架构等的发展,单纯的清单式方法已不足够,本指南提供了全面且有影响力的安全评估框架。
关键信息:
- 分为五个关键支柱进行控制分类:主动安全与开发生命周期、威胁检测与事件响应、数据保护与隐私、身份与访问管理、安全治理与运营卓越。
- 各支柱包含的具体控制措施及评估要点,如在主动安全方面的静态应用安全测试等;威胁检测方面的持续监控等;数据保护方面的敏感数据发现等;身份管理方面的身份访问生命周期管理等;安全治理方面的云安全管理门户等。
- 强调有效安全评估是持续的旅程,要理解相互依赖、 prioritize 风险、验证有效性、推动整改、拥抱自动化等。
重要细节:
- 列举了各种具体技术和工具,如 CSPM、WAF、HSM 等及其评估要点。
- 提及不同评估活动的频率,如定期进行漏洞管理、渗透测试等。
- 强调安全架构师要与各部门合作推动整改工作。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