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z.io 和 Dynatrace 的创新将可观测性带入 AI 时代

主要观点:各大可观测性平台提供商正将人工智能融入监控系统,以减少企业在监控数字基础设施时的人工工作。
关键信息:

  • Logz.io 等公司实施了 AI 驱动功能,如“AI 代理”,能处理特定操作功能,其根因分析代理可关联遥测数据等,数据分析代理能处理自然语言查询识别性能模式。
  • Dynatrace 的 Davis AI 引擎采用拓扑方法,通过映射应用依赖来识别潜在故障,使用因果 AI 全面分析云架构。
  • Datadog 的 Watchdog 系统利用统计学习进行异常检测,强调关联强度。
  • New Relic 注重 MLOps 集成,应用机器学习进行模型性能和漂移检测。
  • 这些平台虽技术实现有差异,但都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自动根因分析、减少警报噪声等核心能力。
    重要细节:
  • Logz.io 的 AI 代理能将调查洞察转化为持久仪表盘面板,早期用户反馈减少了 30 - 70%的排查时间。
  • Dynatrace 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Bernd Greifeneder 称构建下一代平台是为帮助客户利用先进 AI 卸载工作和解锁新可能。
  • 不同平台在技术实现上差异大,如 Logz.io 是语义搜索,Dynatrace 是意图解析等。
  • 实际应用中,一家管理安全服务提供商测试 Logz.io 的 AI 代理后,对其自动调查能力印象深刻,Logz.io 称有数百公司使用其 AI 代理,每周处理数 PB 数据。
    这些举措表明监控正从基于仪表盘的简单监控向“代理 AI”能力转变,可减少人工分析工作,早期采用者已取得显著成效。
阅读 228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