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NoFeed 是帮助跳过 App 首页直达搜索结果页的工具,能减少信息流干扰,作者因受信息流困扰而开发。
- 作者是“极致的 INFP”,灵感常于放空时刻生发,认为“内向思考”与“对外表达”并非对立。
- NoFeed 从概念到上线仅一个月,全程 vibe coding,过程中依赖 ChatGPT、Cursor、Figma 等,坚持文字输入 App 名称以保护用户念头流动。
- NoFeed 与同类自律类产品不同,提供主动掌控的使用方式,注重用户内心体验,通过写信传达设计理念。
- 推广渠道主要是小红书自然流量,也得到头部科技媒体帮助,收获众多机会,用户反馈让作者对产品价值有新认知。
- 作者一天的创作模式是找咖啡馆做事后去江边公园放空,时间管理诀窍是做喜欢的事。
- 推荐了 myLightMeter、SlideBox、one year、孤独的鸟儿等产品。
- 欣赏 flomo 的创始人,喜欢齐奥朗的《在绝望之巅》,最近喜欢摄影师薇薇安迈尔。
- 作者 Leslie 即将研究生毕业,之前做过 AI 辅助决策产品,未来计划进公司做产品经理并持续改进 NoFeed。
关键信息:
- NoFeed 开发者 Leslie,平台 iOS、iPadOS,可通过特定链接下载。
- 开发 NoFeed 的契机是受信息流困扰,日常获取灵感方式多样。
- 工作流程包括与 ChatGPT 讨论确定技术方案、用 Cursor 做 Demo 等,注重细节雕琢。
- NoFeed 特别之处在于提供主动使用方式,保护用户念头,注重用户内心体验。
- 推广渠道及收获,如小红书自然流量、头部科技媒体推文等。
- 印象深刻的反馈,如用户将 NoFeed 放手机屏幕底部 Dock 栏等。
- 对产品价值认知的转变,从解决需求到影响生活方式。
- 时间管理诀窍及日常使用应用。
- 欣赏的创作者及相关作品。
重要细节:
- NoFeed 设计中关于 App 名称输入方式的决策及相关功能设计。
- 作者在小红书上的推广经历及与其他创作者的互动。
- 作者研究生专业及之前的相关产品经历。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