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新机器的灵魂 - 初稿 | 进行中的书籍

主要观点:

  • 20 世纪 80 年代,负责维护施乐复印机的技术员团队通过频繁交流解决机器维修难题,他们的核心知识是社交性的。
  • 人类学家朱利安·奥尔(Julian Orr)研究发现,技术员们通过讨论解决机器难题,“战争故事”(war stories)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元素,能展示技术员的贡献和能力。
  • 施乐复印机复杂性高,用户误用是常见问题,技术员需让客户融入他们的话语社区,理解机器工作原理等。
  • 技术员们组织成区域团队,专注工作,与公司文化差异大,他们有“别修机器,修客户”的理念。
  • 奥尔研究中技术员们习惯处理突发问题,通过讨论和共享信息解决难题,而公司的维修文档存在不足。
  • 奥尔的研究在施乐内部引发争议,一些人认为技术员浪费时间聊天,后来的“尤里卡项目”(Eureka project)旨在共享知识,虽历经波折但最终成功,全球 25000 名施乐服务代表都配备了便携式收音机。
  • 法国的“尤里卡项目”通过特定流程收集和验证技术员的技巧,在法国取得显著成效,后在美国推广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但仍逐渐传播开来,给技术员带来诸多益处,也改变了公司对知识管理的看法。
  • “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概念由此普及,虚拟实践社区也不断涌现,但大多忽略了尊重技能的重要性。

关键信息:

  • 1979 年朱利安·奥尔受雇于施乐 PARC 研究中心,1984 年开始研究服务技术员,1996 年出版《Talking About Machines》。
  • 以施乐 9400 复印机为例,介绍其复杂功能和故障情况,以及技术员的维修工作。
  • 技术员组织成区域团队,对机器故障负责,注重与客户和机器的三角关系。
  • 施乐维修文档存在问题,技术员更倾向于通过讨论和共享信息解决难题。
  • “尤里卡项目”从最初的失败到最终在全球推广,经历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重要细节:

  • 施乐 9400 重 1.5 吨,占地 9×15 英尺,价格昂贵,故障多样。
  • 技术员来自农村背景,多有技术学习经历,在 Xerox Document University 接受培训。
  • 维修文档中的“故障隔离程序”设计不佳,无法引导技术员思考机器问题。
  • 便携式收音机项目在科罗拉多州取得成功,后在全球推广,但在 Xerox 公司内部遭遇不同态度。
  • 法国的“尤里卡项目”通过特定流程收集和验证技巧,在法国取得显著成效,后在美国推广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
阅读 1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