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第 1 部分 - 景观

2011 年后期作者搬到伦敦,当时 Chrome 团队开始为安卓打造第一款“真正的”浏览器,系统默认安卓浏览器基于系统 WebView,进步缓慢。2014 年浏览器开始转变,2015 年引入 PWAs 和推送通知。但在新平台工作时,很多开发者带了面向桌面的 JavaScript 框架,导致移动端项目臃肿,前端实践陷入空想。2016 年情况更糟,而此时低端市场爆发增长,大量低价功能机用户升级,低价安卓机充斥市场,网络向数亿人开放,网页和应用的竞争激烈。但低端革命在网页开发圈未受重视,前端仍向移动端注入大量 JavaScript,破坏了预算有限用户的体验。
2019 年 Code for America 发布全国性在线福利项目访问调查,2023 年有新数据。Dustin Palmer 的文章指出很多在线福利门户未为即将到来的移动优先现实设计,2016 年全球移动浏览超过桌面浏览,美国也有此趋势,但因桌面和笔记本拥有率高而稍晚。将这些系统上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管理负担,若门户在手机上运行不佳,依赖手机的人会被排除在外,且 poor design 不是唯一潜在负担,网络和设备也较差,这在前端失落的十年中产生了灾难性后果。公共部门服务不应采用前端流行的重 JavaScript 堆栈,而应避免在商业中造成痛苦的笨重昂贵堆栈。
环境因素方面,安卓设备因 Dalvik 较臃肿内存比当代 iPhone 多,导致 OEM 需在其他方面削减成本,影响 CPU 性能。苹果则通过最大化浏览器和应用的代码页重用控制内存,保持 BOM 成本低。浏览器从桌面架构向移动架构转变,硬件和网络环境变化巨大,移动浏览器在压缩时间内被迫进化。
对于 JavaScript 框架所谓“应用类体验”的宣称,很多是基于 21 世纪初的 Ajax 势头,声称能让 UI 更响应,但在公共服务中效果不佳。面对工具性能不佳,很多技术人员以“至少在线”“对大多数人足够快”等理由辩解,这些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不重要,因为性能不佳会阻碍服务访问。
各大科技公司对网络不满,网络的联合托管安排、标准制定过程及技术偏见都使其不受重视,谷歌也贬低前端工作,导致优秀前端人员流失。如今一些经理为采用更昂贵难操作的工具找理由,如招聘需求、团队培训困难等,但这些理由站不住脚,经理应通过 crib Kellan 的测试、识别关键用户旅程、进行烘焙测试等方式避免采用不合适技术,避免给团队带来灾难。

阅读 1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