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团队需在 Rust 中寻找高性能 IPC 解决方案,受 3tilley 文章启发进行性能测试,重点关注 iceoryx2 框架。
- 介绍了测试的设置(包括硬件、操作系统等)、优化和测量技术(如 CPU 亲和性、预热等)以及有效载荷生成方式。
- 分别阐述了三种 IPC 方法(UNIX 域流套接字、UNIX 域数据报套接字、内存映射文件)的实现细节和遇到的问题。
- 给出了不同 IPC 方法在不同负载大小下的性能测试结果,包括每次操作的时间、每秒操作数等。
- 得出 iceoryx2 是高性能 IPC 的吸引人选择,在性能和开发者友好性之间取得平衡的结论,并感谢他人的审核和建议。
关键信息:
- 测试环境为 Linux Cloud VM,AMD EPYC 7B13 处理器等。
- 优化技术包括 CPU 亲和性和预热。
- 有效载荷为随机生成的包含字母数字字符的字符串。
- UNIX 域流套接字避免了网络接口操作,速度较快。
- UNIX 域数据报套接字存在“地址已在使用”等运行时问题。
- 内存映射文件通过
mmap()
实现进程间共享内存。 - iceoryx2 利用发布-订阅机制测量请求-响应周期。
- 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内存相关方法最快,iceoryx2 性能较好尤其是对于较大负载。
重要细节:
core_affinity
crate 用于绑定进程到特定核心。- 生成有效载荷的函数
generate_random_data
和get_payload
。 - UNIX 域流套接字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代码。
- UNIX 域数据报套接字的相关代码及遇到的问题处理。
- 内存映射文件的
MmapWrapper
结构体和相关操作代码。 - iceoryx2 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代码。
- 各种 IPC 方法在不同负载大小下的具体性能数据图表。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