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介绍了主流静态类型 OOP 的一些重要特性,如类、继承、子类型和虚函数调用等,并通过示例展示其在开发可组合库和向后兼容扩展方面的优势。
- 将 OOP 代码与 Haskell 代码进行对比,指出 Haskell 在实现类似功能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不同的效果库不兼容、类型处理复杂等。
- 强调主流静态类型 OOP 在类型的向后兼容演进和易于组合方面的优势,认为这是其重要特性,同时呼吁函数式编程社区理解 OOP 的成功之处。
关键信息:
- OOP 示例中通过抽象类和具体子类实现日志库的扩展,在不改变应用代码类型的情况下添加新功能,且保持向后兼容。
- 在 Haskell 中实现类似功能有多种选择,如 ADT 表示法(存在闭包捕获额外状态等问题)、类型类(存在语法复杂、存在类型使用限制等问题)、效果单子方法(避免类型参数雪球效应,但整个库生态需遵循)。
- 主流静态类型 OOP 能让多人在长时间内轻松编程,而 Haskell 的可组合效果库存在不同库不兼容等缺点。
重要细节:
- OOP 示例中通过工厂方法创建对象,如
Logger
的工厂方法Logger()
和Logger.ignoring()
等。 - 在 Haskell 中,通过
forall
关键字实现存在类型,但存在使用限制,如不能在局部变量或函数参数中直接使用。 - 效果单子方法中通过
MonadLogger
类型类和monad transformer
实现不同日志和数据库操作的组合,避免类型参数传播问题。 - 指出 OOP 代码简单易懂,新加入项目的人员能轻松参与,而 Haskell 的可组合效果库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