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o 基准测试分析中利用 benchstat 预测!

主要观点:

  • Go 的内置微基准测试框架很有用且广为人知,但很多开发者不知道benchstat工具,2023 年benchstat进行了全面 overhaul 变得更强大。
  • 介绍了传统的比较不同版本代码效率的基准测试流程(迭代修改代码并重新运行基准测试)及其优缺点,如难以跟踪变化、易导致基准测试变化不可靠、协作困难、环境不一致、比较复杂等。
  • 介绍了新的比较不同测试用例效率的基准测试流程,通过benchstat的投影和过滤功能可在一次运行中比较不同维度的结果,其优点是使基准测试结果更具可重复性和可靠性,但也有运行时间长、代码复杂等缺点。
  • 总结两种流程各有优劣,应根据目标采用混合方法,还介绍了benchstat的其他有用选项及遵循建议的测试用例语法。

关键信息:

  • benchstat工具可比较 Go A/B 基准测试结果,2023 年进行 overhaul 。
  • 传统流程:创建基准测试代码 - 运行版本 A 基准测试 - 优化代码 - 运行版本 B 基准测试 - 分析结果。
  • 新流程:确保b.Run(...)子基准测试用例命名遵循特定格式,执行一次命令生成结果文件,使用benchstat投影和过滤功能比较不同维度结果。
  • 两种流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 benchstat的其他有用选项如-format csv

重要细节:

  • 传统流程中可使用go test命令及各种选项,如-count-cpu-memprofile等,并可通过tee将输出同时流向stdout和文件。
  • 新流程中基准测试代码更复杂,需遵循特定格式命名子基准测试用例,可使用benchstat的各种参数控制比较维度、过滤和分组等。
  • 示例展示了在不同流程下比较 Remote Write 1.0 和 2.0 协议编码效率的基准测试。
  • 强调遵循建议的测试用例语法的重要性。
阅读 1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