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在 PostgreSQL 中实现“获取或创建”操作的文章,涵盖了多种实现方式及其优缺点,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实现“获取或创建”的方式及相关问题:
- “获取或创建”操作常见于数据库数据同步,实现时可能遇到竞态条件、并发问题和数据膨胀等。
- 可以通过函数
get_or_create_tag
实现,先检查是否存在,不存在则创建并返回。但此方法在并发情况下可能失败,可通过捕获异常处理。 - 对于预期多数标签为新标签的情况,可调整实现以避免初始检查,直接插入,若插入失败则查询并返回已存在的标签,但此方法会导致每次唯一约束违例都被记录。
- 依赖唯一约束违例可能导致数据膨胀,如插入大量已存在的标签会使表膨胀,需要手动清理。
- 可以使用
WITH
子句避免触发唯一约束违例,通过插入新标签并查询表来获取结果,但要注意子语句的并发执行和结果可见性问题。 - 并发执行时,即使构造的查询旨在避免唯一约束违例,仍可能出现违例,因为在检查和插入之间可能有其他进程插入了相同的值。
- 使用
INSERT ON CONFLICT
子句可以处理冲突,避免数据膨胀,但要注意返回的数据和序列间隙等问题。 - 尝试通过更新已存在的行来避免重复查询可能导致数据膨胀,应避免这种做法。
MERGE
语句可用于同步数据,不要求目标表有唯一或排除约束,能处理更复杂的同步逻辑,但截至 PostgreSQL 16 不支持RETURNING
子句,而 PostgreSQL 17 开始支持。
关于幂等性和并发性的讨论:
- 在并发环境中,即使使用了上述各种方法,仍可能存在幂等性和并发性问题,如在不同隔离级别下,并发事务对相同数据的操作可能导致不一致的结果。
MERGE
和INSERT ON CONFLICT
在处理冲突时行为不一致,MERGE WHEN MATCHED DO NOTHING
可能导致唯一约束违例,且在无约束情况下可能插入重复值。
总结:
- “获取或创建”操作在 OLTP 和数据仓库系统中常见,但实现正确有难度,要考虑幂等性、并发性、数据膨胀和约束等方面。
- 各种实现方式各有优缺点,如
INSERT ON CONFLICT
可避免数据膨胀但需约束,MERGE
不要求约束但行为较复杂。 - 要注意
WITH
子句的并发执行和结果可见性问题,以及不同语句在并发环境下的差异和限制。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