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内浏览器的陷阱

主要观点:现代移动设备网站开发存在被忽视的陷阱——应用内浏览器,其为嵌入原生移动应用的浏览器,虽对移动开发者便利,但对网页开发者及用户有诸多弊端。
关键信息

  • 应用内浏览器又称嵌入式浏览器或 WebView,功能受限,缺乏书签等功能,且隐私安全存忧,UI/UX 不一致,性能较差。
  • 2016 年左右出现,2019 年 Google 工程师 Thomas Steiner 披露 Facebook 应用内浏览器的隐私安全问题,2022 年 Felix Krause 进一步研究并引发诉讼。
  • 有调试检测应用内浏览器的工具,如 inappbrowser.com、inappdebugger.com、bowser-js/bowser、shalanah/inapp-spy 等,但 iOS 端无可靠逃脱方案,Android 端有部分可行办法。
    重要细节
  • Apple 不允许应用使用自身渲染引擎,Android 则有自定义应用内浏览器且基于 Blink 版本更新。
  • iOS Instagram 仍在注入任意 JavaScript 代码,Android 情况稍不同。
  • 可通过加载 JavaScript 库检测应用内浏览器并尝试自动重定向或提供手动逃脱方案。
    推荐阅读:Shalanah Dawson 的相关 talk、Felix Krause 的博客、Open Web Advocacy 的文章及 Meta 应用内浏览器诉讼相关文件。
阅读 29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