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在不同存储介质上引导 Linux 的技术博客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背景与目标:作者竞争心强,听闻朋友能从 NFS 启动 Linux 后,决定创建更难、更好、更快、更强的东西,目标是从 Google Drive 根目录引导 Linux。
技术实现过程:
- 选择技术:为保持自包含,选择 FUSE 作为用户空间的文件系统驱动程序,在 Arch Linux 上构建自定义 initramfs。
- Linux 引导过程:介绍了 Linux 引导的技术流程,包括固件启动、加载引导加载程序、加载内核、解压临时文件系统等步骤,第三步可用于挂载 FUSE 文件系统。
- 概念验证:在 Arch Linux 容器中安装必要软件,编写简单的 FUSE 模块脚本,构建 EFI 镜像,但在挂载 Google Drive 根目录时遇到诸多问题,如 symlinks 相关问题、速度慢、权限问题等。
- 解决问题:尝试使用
pivot_root
和chroot
命令,最终通过修改 initramfs 的 init 脚本,添加相应命令,解决了一些问题,成功引导 Linux 从 S3 桶和 Google Drive 启动。 - 在真实硬件上尝试:将项目迁移到真实硬件,更换以太网驱动、调整网络设置等,在旧服务器上成功从 Google Drive 启动 Linux。
- 后续思考与商业化:作者认为此项目虽看似愚蠢,但有一些潜在用途,如从 SSH 或 Git 存储库引导 Linux,并准备将其商业化,提供 True Cloud Native Computing 服务,同时也表示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或许可以安装 Nix。
总体而言,文章详细记录了从尝试在不同存储介质上引导 Linux 到最终成功的过程,以及作者在过程中的思考和尝试。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