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十多年前 Gary Bernhardt 发表[Functional Core, Imperative Shell],其软件架构用函数式编程风格处理大部分逻辑(尤其不可变数据),外层用命令式编程处理副作用,此架构便于理解、测试和修改逻辑且避免完全函数式程序的困难,同年他在[Boundaries]演讲中对该想法进行了扩展,作者本人喜欢并使用此模式且认为其比纯函数式或面向对象式更通用;最近 Rust 的async
功能的人体工程学有很多讨论,参与者对语言同步和异步部分的边界表示不满,常提及函数颜色导致异步和同步部分因执行模型不同而难以组合,异步函数可调用同步函数但反之不行;观察多数实际 Rust 服务,很多用[Tokio]进行异步 I/O,作者发现自己倾向于遵循同步核心,异步外壳模式,利用与 Gary 早期相同的想法,将同步和异步代码分别映射到核心和外壳,有原模式的所有优点且避免同步代码调用异步代码,还认为函数颜色是积极方面,从核心触发副作用更好的方式是使用命令模式将副作用描述为数据而不是直接调用异步代码。
关键信息:Gary Bernhardt 的相关著作和演讲,Rust 的async
功能讨论及相关问题,同步核心异步外壳模式及应用
重要细节:提到具体的[Functional Core, Imperative Shell]文章和[Boundaries]视频链接,以及使用的[Tokio]库,还说明了在嵌入式和桌面应用中异步的应用情况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