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作者尝试跟随 Mojo 的发展,在 Basalt 项目中研究纯 Mojo 的机器学习框架,决定从读取 CIFAR - 10 数据集的 PNG 图像开始。详细介绍了在 Mojo 中实现 PNG 解析的过程,包括读取文件、解析块(Chunk)、解压缩(DEFLATE)、去过滤(Unfilter)等步骤,最终将解析后的数据转换为 Tensor,并将相关逻辑封装在PNGImage
结构体中。还提到了对 16 位图像处理的疑问以及将代码整理为库Mimage
的计划。
关键信息:
- 以 PIL 库的测试图像为例,介绍 Mojo 中路径处理和文件读取。
- 定义
Chunk
结构体和解析块的函数parse_next_chunk
。 - 使用
zlib
通过 Mojo 的 FFI 实现 PNG 解压缩。 - 实现多种去过滤函数
undo_filter
用于恢复像素值。 - 编写函数将解析后的数据转换为 Tensor 并进行验证。
- 介绍
PNGImage
结构体用于封装 PNG 图像的相关信息和操作。
重要细节: - Mojo 读取文件数据时将其视为有符号 8 位整数,有提案将其改为无符号 8 位整数。
- PNG 图像的块结构包括长度、类型、数据和 CRC 校验。
- 解压缩使用
zlib
的uncompress
函数,注意处理内存分配和错误。 - 去过滤根据不同的过滤器类型进行相应的运算恢复像素值。
PNGImage
结构体中包含图像的各种属性和处理方法,如判断文件类型、解析头部信息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