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链接欺诈正日益破坏谷歌、必应和 X(推特)等主要在线平台的信任,这些平台允许广告商使用未经验证的“虚荣 URL”来欺骗链接,在系统中洗清信任,同时将责任推卸给广告商。现状必须改变,维护广告系统的商业实体应应对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关键信息:
- 虚荣 URL 与链接欺诈:URL 欺骗是呈现看似指向一个目的地但实际指向另一个意外位置的互联网地址,在广告技术行业常被称为“虚荣 URL”,链接欺诈是利用 URL 欺骗实现财务收益或其他非法目的,在热门网站上常用于劫持电子商务和软件下载等。
- 各平台的链接欺诈实例:谷歌搜索中有众多关于各种软件和服务的链接欺诈帖子;微软必应有相关报道和分析;X(推特)上也有不少相关帖子,作者本人也见证过两次。
- 罪魁祸首:谷歌、微软和 X 在广告平台的虚荣 URL 控制方面似乎有类似的无效执法方法和政策,怀疑 Facebook 和 Reddit 也有类似限制。
- 隐性监管俘获:广告技术公司将欺诈者称为“滥用”其未经验证的虚荣 URL 系统的受害者,却创建了导致链接欺诈的系统且不承担责任。
- 如何导致现状:广告技术行业将其视为在线广告复杂性的不可避免后果,忽视了公司应优先考虑用户安全和平台完整性的责任,企业贪婪导致浏览器级广告技术深度集成。
- 国家安全风险:恶意广告和欺诈通过广告技术平台的风险令人担忧,FBI 建议安装广告拦截器,但对检查广告真实性的建议在面对未经验证的虚荣 URL 时无用,情报机构也使用广告拦截器,未来美国联邦政府可能要求在联邦员工设备上安装。
- 可采取的措施:法律应要求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真实陈述,广告技术提供商应验证虚荣 URL 中使用的域名所有权,或禁止使用虚荣 URL,同时个人可安装广告拦截器如 uBlock Origin。
重要细节:文中列举了大量在不同平台上出现的链接欺诈具体实例,如各种软件的广告被欺诈等;提到了广告技术公司的一些行为和做法,如动态重定向软件可绕过验证机制等;还提及了相关机构的建议和行动,如 FBI 的建议及情报机构使用广告拦截器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