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随机在 Mastodon 上的对话引发对 Python 连接字符串方式的思考,介绍了 Python 中连接字符串的多种方式(+
运算符、str.join()
方法、列表推导式、生成器等)及其优缺点,重点探讨了生成器在str.join()
方法中的行为及 CPython 实现的特殊之处,还对比了不同 Python 实现(CPython、PyPy)在相关操作上的性能差异。
关键信息:
- Python 字符串不可变,
+
运算符连接字符串效率低,常用str.join()
方法结合列表。 - 列表推导式和生成器都可用于创建列表,列表推导式更直观,生成器更节省内存。
- 在
str.join()
方法中,虽然接受生成器对象作为输入,但实际会将其转换为列表,导致性能不如直接使用列表推导式。 - CPython 的
str.join()
实现采用两阶段方法,先计算结果大小分配内存,再连接文本,调用生成器迭代比直接追加慢。 - 不同 Python 实现(如 CPython、PyPy)在相关操作上性能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生成器写法在
str.join()
中对性能影响不大。
重要细节: - 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生成器和列表推导式去除文本文件中以
#
开头的行,以及在不同操作(如all()
函数、str.join()
方法)下的内存使用情况和性能测试。 - 提到 Python 中字符串是包含元数据的对象,以及在处理大文件时不同操作对内存的影响。
- 指出
[a for a in data]
和list(a for a in data)
的细微差别,前者直接生成列表,后者从生成器构建列表。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