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Alan Kay 探讨浏览器应否坚持作为文档查看器,强调用户界面基础设施设计需考虑可编程性,以 Web 为例说明其发展未达预期,提出“发送程序而非数据结构”的重要观点,并以 PostScript 为例说明。同时,Philip Remaker 受其启发询问 NeWS 窗口系统,Kay 对其进行回复并纠正一些误解,还提及与 Don Hopkins 等人关于 Hypercard 等的讨论。作者认为 NeWS 虽实现 Kay 建议却在市场失败,X Window System 成功有其技术原因,如管理时间、空间和封装,PostScript 渲染模型不适用于动态显示,实现 NeWS 难度大,当时对解释器性能的怀疑以及 X 应用编程环境更熟悉等,且指出设计和实现 X.11 时存在安全失误。此外还介绍早期窗口系统的发展脉络及相关历史。
关键信息:
- Alan Kay 观点:用户界面基础设施设计要考虑未来需求,Web 发展未达预期,“发送程序”更优。
- NeWS 相关:基于 PostScript,Owen Densmore 构建对象导向编程环境,Don Hopkins 进行相关拓展。
- X Window System 成功原因:管理时间、空间和封装,实现相对容易,适应当时环境。
- 早期窗口系统发展:有多个流派相互影响,追溯到 60 年代 Ivan Sutherland 的 Sketchpad 等。
重要细节: - Apple 的 Hypercard 是成功的用户创作系统,应成为 Web 内容体验的起点和指南。
- Web 浏览器应是操作系统,保护运行从网络获取的系统。
- 发送数据结构到服务器在发送方自由度大时是糟糕想法,发送程序更好。
- NeWS 未充分利用 PostScript 优势,应构建类似 Smalltalk 的系统。
- X Window System 只管理时间、空间和封装,通过 BitBlt 等实现其他功能。
- 当时对解释器性能有怀疑,X 应用编程环境更熟悉。
- X.11 设计有安全失误。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