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Dan McKinley 提出软件团队选择技术的模型,即每个团队有有限的“创新令牌”,选无聊技术免费,选创新技术需消耗令牌,此模型流行但作者认为其错误且可能适得其反,是计算机编程话语中的“诱人公害”。
- 核心观点:不应因避免创新而限制技术选择,重要的是一致性而非创新,过度限制创新令牌可能导致操作环境更复杂,增加运营成本。
关键信息:
- 创新技术往往不成熟,缺乏运营方面的考量,会增加运营开销,如开源项目在关注发展性时可能忽视运营性。
- 应更注重技术的操作便利性而非开发便利性,且培训成本也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 用“边界令牌”代替“创新令牌”,在同一技术体系内保持一致性可降低运营成本,如全用 Haskell 而不是混合使用多种语言。
- 即使是看似无聊的工具如 Cron,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如测试、配置等。
- 编程语言设计中,将一切视为单一事物能提高效率,减少认知负担。
重要细节:
- 新科技的“运营开销大”等是刻板印象,应实际考察,不能仅基于印象拒绝技术。
- 选择更多工具会使操作环境更复杂,增加团队间的摩擦和成本。
- 管理压力、经验不足等情况下,“边界”和“创新”令牌的区别很重要,讨论边界问题更易达成团队共识。
- 作者感谢赞助者并表示可提供咨询服务。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