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Russell Johnston 让作者意识到效应系统和协程之间的关系,且二者在某些方面同构,作者一直在思考它们的差异及优缺点。
- Will Crichton 的观点有助于更清晰地对比效应处理程序和协程的差异。
- 协程是可在完成前将控制交回调用者的函数,可通过 yield 模拟多种“效应”,如异步 IO、可迭代、异常等,Rust 用协程模拟异步和迭代。
- 效应系统中,表达式除有类型外还有“效应”,可通过效应处理程序处理某些效应,其语义与协程相似。
- 协程和效应处理程序的关键区别在于控制的交出对象,协程交回给调用者,效应表达式交回给处理程序,这导致协程在提供能力上优于效应处理程序。
- 不同语言对效应的建模方式不同,如动态类型动态作用域(如异常和阻塞 IO)、静态类型动态作用域(如检查异常和效应处理程序)、静态类型词法作用域(如 Rust 的 Result 和 async/await)。
- 协程是无序的,效应处理程序也如此,这是它们的优势,但 Rust 用 Result 建模错误引入了一定顺序,虽在实践中不太常见但仍可改进。
关键信息:
- Russell Johnston 关于效应系统和协程关系的观点及相关文章链接。
- Will Crichton 在 Twitter 上的相关内容及引发的思考。
- 协程和效应处理程序的定义及示例,如 Rust 中的协程模拟异步和迭代,Koka 中的效应系统及效应处理程序。
- 不同语言对效应建模的方式及特点,如动态类型动态作用域、静态类型动态作用域、静态类型词法作用域。
- 协程和效应处理程序在控制交出对象、提供能力、建模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及优缺点。
重要细节:
- 文中详细介绍了不同语言特性对效应的建模,如 Python 和 JavaScript 中动态类型词法作用域的 async/await 特性。
- 以 HTTP 请求为例对比了基于协程和基于效应处理程序的语言实现方式。
- 提及 Rust 中关于 async 迭代器设计的争论,说明了协程和效应处理程序在无序性方面的优势。
- 讨论了 Rust 用 Result 建模错误引入的顺序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