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作者回顾了 1990 年用 Z80 汇编语言编写的游戏“Viboritas”,包括其开发背景、代码结构、游戏元素(如玩家、敌人、梯子等)及相关细节,还介绍了游戏的演变、修复的漏洞等,并分享了相关的打印资料及相关链接。
关键信息:
- 1990 年用特定硬件为学生开发游戏,代码直接写在机器码中,后备份到软盘等。
- 游戏受“Input MSX”杂志影响,有多种元素如不同的屏幕绘制、音乐播放器等。
- 代码中存在大量补丁,有多处可优化和改进之处,如节省字节、调整代码结构等。
- 发现了早期不同版本的打印资料,包含未压缩的颜色表等信息。
重要细节: - 开发环境及硬件规格,如 Zilog Z80 CPU、2K EPROM 等。
- 游戏代码中的各个子程序功能,如屏幕绘制、玩家移动、敌人移动等。
- 代码中变量的定义及作用,如用于随机数生成、玩家坐标等。
- 不同版本游戏在打印资料、代码细节等方面的差异。
- 相关的杂志、编译器等链接及其他早期游戏作品。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