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编程在哪些方面表现不佳

主要观点:

  • 配对(pairing)和群体编程(mobbing)常被认为有诸多好处,如提高代码质量、增强代码共享等,但也有反对者认为会降低团队速度等,支持者称问题在于公司文化。
  • 作者总体倾向配对,因其善于知识共享,如曾与 Hunter Industries 进行群体编程以更好理解。
  • 但作者发现配对在优化方面效果不佳,群体编程更像推土机(低速度、高动量、不易改变方向),而优化需要像闪电(高速度、低动量、不断改变方向)。
  • 群体编程在代码“存活”概率低、寿命长的情况下表现最差,如探索性编程、某些深度调试和重构等。

关键信息:

  • 配对至少在 90 年代就已存在,群体编程更像是 10 年代的产物。
  • 反对者称配对会减缓团队速度等,倡导者称是公司文化问题。
  • 优化时作者更倾向独自进行,将结论带回配对解释。
  • 可调整一些配对实践来处理优化相关问题,但不适合不常配对的人。

重要细节:

  • 文中以“bulldozer”和“lightning bolt”形象地比喻群体编程和优化所需的思维方式。
  • 提到 Hunter Industries 是群体编程文化的典范。
  • 对“snake oil”一词的词源进行解释。
  • 呼吁认为群体编程在优化方面好的人将观点发表在网上并告知作者。
阅读 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