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介绍了“best of k”在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中的应用及优势,如比随机分配更优的负载分布、对陈旧数据更鲁棒、可在 O(1)时间运行等,且允许无状态的多个调度器/负载均衡器独立工作,便于容错分布式负载均衡。
- 指出在许多实际系统中,每个工作节点有最大容量限制,朴素的“best of k”会导致拒绝,提出迭代变体来解决此问题。
- 通过模拟和分析,得出“best of k”虽强大但并非万能,在某些情况下需采用不同方法,如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随着利用率上升,寻找空闲节点会更困难,且不同的 k 值和容量限制 c 对搜索次数有影响。
关键信息:
- “best of k”算法:从 n 个工作节点中选 k 个,将请求发送到负载最小的那个,k 通常较小如 2 或 3。
- 容量限制情况:每个工作节点有最大容量 c,朴素“best of k”会导致拒绝,迭代变体在系统容量满足 m ≤ nc 时最终会成功。
- 模拟结果:随机分配(k = 1)和“best of 2”(k = 2)在不同 c 值下的搜索次数比较,“best of 2”和“best of 3”在整个范围内优于随机分配,但在低 c 时仍需更多搜索。
- 概率分析:推导了“best of k”中 k 次选择包含 j 个空工作节点的概率分布公式,进而得到每次尝试成功的概率及迭代算法成功前的平均尝试次数。
重要细节:
- 文中通过多个链接提供了相关模拟结果和其他相关内容的参考。
- 强调了在“best of k”中是无放回选择 k 个工作节点,且给出了相关概率公式的推导过程。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