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介绍了组合子(combinator)是一种函数,其应用参数的方式有多种,一些常见组合子已有名称和标准库函数。
- 探讨了组合子逻辑领域与计算机编程的关系,指出相关材料对日常程序员实用性有限,但 Conor Hoekstra 推动了组合子在计算机编程中的应用。
- 强调了隐性编程(tacit programming)的价值,类似于函数式编程,能简化代码并减少错误。
- 讨论了组合子的命名问题,认为应给常用组合子模式起更具体且有意义的名字,以方便程序员理解和使用。
- 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组合子库,包括
identity
、constant
、compose
等,并说明了它们的用途和动机。
关键信息:
- 组合子是按特定形状和顺序应用参数的函数,如
f(g(x))
常见模式在许多语言中有简化写法。 - 组合子逻辑与计算机编程相关,但材料对日常程序员不直接适用,Conor Hoekstra 对此有重要贡献。
- 隐性编程能简化代码,组合子通过给函数应用模式命名来实现。
- 命名组合子时应考虑与功能的具体联系,避免使用晦涩的名字。
- 实用组合子库包含多种组合子及其用途,如
identity
用于无操作,compose
用于数据流水线等。
重要细节:
- 在 Haskell Curry 和 WVO Quine 的文献中用单字母表示组合子,在实际中需给组合子起更易理解的名字。
- 如
compose
函数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扩展,如在 Haskell 中为liftA2
,在 Javascript 中为compose(f, g)
。 - 一些组合子的动机如在函数式编程中避免
if
语句和突变操作,在处理数据时更方便。 - 举例说明组合子在各种编程场景中的应用,如数据处理、数组操作等。
- 提到命名冲突,如
under
在 J 语言中的含义与本文有所不同。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