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容器中运行的 App Connect Enterprise 配置嵌入式全局缓存

主要观点:随着[App Connect Enterprise]13.0.3.0 的发布,引入了新的嵌入式全局缓存来替代旧的 WebSphere eXtreme Scale 嵌入式缓存(现在称为嵌入式 WXS 网格),介绍了嵌入式全局缓存的优势、配置参数、在不同集成运行时的配置示例、在容器中的管理方式及使用时的考虑因素。
关键信息:

  • 新的嵌入式全局缓存支持 Java 8 和 Java 17,默认启用,消耗资源少,可跨集成流、不同流或多个集成服务器存储和重用数据,无需数据库等替代持久化解决方案。
  • 重点介绍了全局缓存配置参数,如ResourceManagers下的GlobalCache相关配置项。
  • 给出了三个集成运行时(IR1、IR2、IR3)的缓存配置示例,包括写复制、读复制和复制监听器设置等。
  • 在容器环境中,通过ReplicationListener端口实现集成运行时之间的通信,可通过服务配置暴露端口,使用服务名作为主机名进行通信。
  • 介绍了在容器中管理缓存的新命令ibmint display cacheibmint clear cache,以及其他管理 API,如获取全局缓存复制监听器对象、列表等。
  • 提醒在容器环境中使用嵌入式全局缓存时,建议设置“网状”结构,避免因连接中断等导致缓存数据不一致,且在多副本场景中要考虑缓存值在各副本中的差异。
    重要细节:
  • 配置参数中replicateReadsFromreplicateWritesTo用于设置复制的服务器列表,ReplicationServers下每个块描述一个可连接的服务器。
  • 在 Kubernetes 环境中,每个集成运行时作为一个 POD,需暴露ReplicationListener端口以实现通信。
  • 管理缓存的命令和 API 可用于查询和清除缓存等操作。
  • 强调在多副本场景中设计缓存拓扑时要考虑缓存值的差异。
阅读 8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