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介绍了民兵导弹及其制导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各型号导弹的特点、制导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
关键信息:
- 民兵导弹于 1962 年引入,民兵 III 是目前美国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有 400 枚导弹准备发射。
- 制导系统包含精密制导系统、惯性导航平台等,通过测量加速度等方式保持导弹轨迹。
- 不同型号导弹的制导计算机有所不同,从早期晶体管化到后来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 导弹的发射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操作和安全措施,如对准、电池激活、密码等。
-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面临各种环境挑战,如核爆、电磁脉冲等,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重要细节: - 民兵 III 导弹的制导系统包含 17000 多个电子和机械部件,成本约 51 万美元。其制导平台基于陀螺稳定平台,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量导弹状态。
- 导弹的飞行轨迹分为多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不同,民兵 III 有第四级发动机用于引导多弹头。
- 早期民兵 I 导弹发射时需在发射井中旋转对准目标,民兵 II 和 III 进行了改进。制导平台的校准包括使用气泡水平仪、陀螺仪等多种方式。
- 不同型号的制导计算机在架构、性能、存储容量等方面有所差异,如 D-17B 是串行计算机,D-37 是集成电路计算机。
- 导弹的安全措施包括密码系统,如 permutation plug(P 插头),用于定义发射密码,还有各种联锁装置和安全电路。
- 导弹在飞行中面临核爆等环境时,有相应的辐射检测和处理机制,如 D-37C 计算机在检测到核爆时停止写盘。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