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Multiple Discovery 指同一时间多个个体独立做出科学发现,如牛顿和莱布尼茨独立发明微积分、达尔文和华莱士独立提出进化论。有假说认为这是常态,发明是社会条件的结果。文中主要探讨 prolly trees 的多次独立发明,2015 年 Noms 发明 prolly trees 并赋予其特定性质,之后法国在 2019 年发明 Merkle Search Trees(即 prolly trees),2020 年德保罗大学发明 Content-Defined Merkle Trees(即 prolly trees),且 XetHub 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并被 HuggingFace 采用,2009 年 bup 最早使用 prolly trees 但未命名,各发明群体相互不知且命名各异。
关键信息:
- 多次独立发明的例子:微积分、进化论等。
- prolly trees 的多次发明及各发明群体的相关情况:Noms(2015 年)、法国(2019 年)、德保罗大学(2020 年)、bup(2009 年)。
- 各发明的特点及差异:如 Noms 的性质、法国设计的不同方法、德保罗大学的设计与 Noms 相似等。
- 相关理论:如多重发现是常态的假说。
重要细节:
- Noms 的 prolly trees 性质包括可搜索、历史独立、自平衡、结构共享、高效差异和突变等。
- 各发明之前的相关技术:如 Content-Defined Chunking 是 rsync 的核心部分、Rabin fingerprint 是第一个滚动哈希函数、Merkle trees 于 1979 年获专利等。
- 各发明群体的后续发展及与其他项目的结合:如 Noms 被 Dolt 基于,法国的设计被 Bluesky 采用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