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期发布了一款原生 macOS 应用 Context,用于调试 MCP 服务器,目标是打造一款在该平台上使用顺手的开发者工具,基于 Apple 的 SwiftUI 框架。该项目约 20,000 行代码,其中不到 1,000 行是作者手写,其余大部分由 Claude Code 完成。
作者分享了使用 AI 编码工具的经历,从最初的 GitHub Copilot 到后来的 Claude Code。Claude Code 是一款设计用于终端的 IDE,将代理循环置于中心,取代了传统 IDE。作者开始利用 Claude Code 及其对 MCP 服务器的支持来构建原生应用,以解决 MCP 服务器测试的繁琐问题。
Claude Code 擅长编写代码,能根据功能描述定位和阅读相关代码、理解代码风格和设计模式、生成代码并进行测试等,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工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在 Swift 方面,Claude 能使用到 Swift 5.5 的大部分语言特性,但对 Swift Concurrency 等较新特性使用存在困难,生成的 SwiftUI 代码效果尚可,但常因类型表达式复杂导致编译器出错,可通过创建 CLAUDE.md 文件等方式避免常见错误。
如果 Claude Code 首次生成的 UI 设计不佳,可让其“使其更美观”,也可让其提出设计改进建议。在使用 Claude Code 等工具时,上下文窗口是主要限制,需进行上下文工程,如通过“引导”让 Claude 阅读额外上下文以提高输出质量,同时要有详细的规格说明以引导模型,还可让 Claude 先进行“超思考并制定计划”。
要设置反馈循环,让 Claude 能独立驱动反馈,包括构建、测试、修复 bug 和修复用户体验问题等环节。Claude 不仅能写代码,还可用于非编码任务,如生成模拟数据。在发布应用方面,作者让 Claude 编写了发布脚本,节省了大量手动工作时间。
作者认为未来的 IDE 将聚焦于让开发者设置代理上下文和反馈循环,而非传统的源代码编辑器等功能,这让作者能够再次轻松地发布高质量的副业项目。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