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存以千字节为单位进行测量时:高效视觉的艺术

主要观点:早期计算机视觉受内存限制,创新却蓬勃发展,如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Inria 开发的“高效链链接算法”,现由 Software Heritage 保存和分享。该算法由 Gérard Giraudon、Philippe Garnesson 和 Patrick Cipière 共同研发,旨在解决计算机视觉中实时性能和内存有限的问题,通过逐行处理图像、动态分配内存等方式实现高效轮廓链创建,虽在当时内存受限条件下有独特优势,如今在计算机视觉发展迅速、内存充足的情况下仍有显著效率。
关键信息

  • 算法处理 2D 像素矩阵,输出轮廓链列表,用于后续处理。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计算机视觉算法速度慢,目标是从原始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转化为图。
  • 早期图像处理面临内存有限问题,该算法仅能同时存储图像三行,扫描完图像后合并像素链。
  • 从编程角度看,代码的动态内存分配是其巧妙之处。
  • 如今计算机视觉发展,该算法虽存储方式不同但仍高效。
    重要细节
  • 算法研发于 1985 至 1991 年,在法国索菲亚安提波利斯的 Inria 进行。
  • 保存该算法源代码是 Inria 遗产软件保存计划的一部分,通过调查和工作坊开展。
  • 部分代码可在 Software Heritage 存档中找到,还有相关原始论文及其他研究报告。
  • 该算法曾在多个会议和研讨会上展示,并有相关引用和硬件实现。
阅读 10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