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8M 性能

主要观点:此帖子旨在展示实施 600/6000 系列大型机架构的系统性能在硬件世代中的演变,以及DPS8M 模拟器的地位,重点关注运行Multics操作系统的四代机器。
关键信息

  • 给出了不同硬件系统的性能对比图,包括Multics-capable Mainframe Performance600/6000-series Mainframe Performance
  • 介绍了后期硬件系统如DPS‑8000等的性能情况,以及其策略的变化。
  • 强调后期系统因未运行Multics而缺乏明确的基准测试数据。
  • 详细说明了DPS8M 模拟器的性能优化、构建选项(如NO_LOCKLESSNO_LTO等)、配置文件引导优化(PGO)及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表现(如 Qualcomm QCA9531、Raspberry Pi 3B、Intel x86\_64 系统等)。
    重要细节
  • Multics-capable Mainframe Performance图表展示了不同系统的性能情况,虽细节常不明确但有一定参考性,且 Level‑68 时代硬件更新可能影响性能。
  • 后期硬件系统性能量化困难,不同发布的基准测试和营销材料中性能声称常有冲突。
  • DPS8M 模拟器在不同主机系统上的性能表现各异,如在 64 位主机系统上性能较好,使用 GCC 或 Clang 编译也有不同效果,且支持PGO优化。
  • 在 Qualcomm QCA9531 平台上运行模拟器存在内存和硬件支持等问题,但通过合适的构建选项可实现“原生”速度。
  • Raspberry Pi 3B 在 32 位和 64 位模式下性能不同,64 位模式性能提升明显。Intel x86\_64 系统能轻松超越最终的Multics‑capable 平台DPS‑8/70M
  • 结论指出几乎任何现代机器都能以可接受的性能运行模拟器,甚至低预算的嵌入式设备也能做到,且回顾了早期模拟器的情况。
阅读 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