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介绍了自己使用 agentic coding 的实践,包括主要工具、语言选择、工具使用原则等。
- 强调快速、清晰的工具响应对 agentic coding 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平衡日志详细程度的关键。
- 指出稳定的生态系统和简单的代码在 agentic 编码中的优势,鼓励并行化和学会重构。
关键信息:
- 使用 Claude Code ,每月 100 美元的 Max 订阅,主要使用较便宜的 Sonnet 模型。
- 一般工作流程是给代理分配任务并等待完成,IDE 的作用减小,重新使用 Vim 。
- 禁用权限检查,使用别名
claude-yolo
,必要时使用 MCP 协议。 - 推荐 Go 语言用于新后端项目,原因包括上下文系统、测试缓存、语言简单等。
- 前端使用 tailwind 、react 、tanstack 的 query 和 router 以及 vite 。
- 强调工具的重要性,包括任何东西都可作为工具、工具需快速、友好、防错误等。
- 注重速度,让 AI 快速创建新工具,平衡日志 verbose 性。
- 稳定的生态系统和简单代码很重要,避免过度依赖依赖项。
- 鼓励并行化和学会重构,以提高效率。
重要细节:
- 对于进程管理器,使用
fork of shoreman
防止重复启动,写入 pidfile ,并记录服务运行状态。 - 在 Python 中,代理循环有时较慢,因为代理喜欢生成进程和测试脚本。
- 在前端,tanstack 的文件基于路由器会因文件名中的美元符号而导致混淆。
- 对于缓慢的工具,可考虑使用 vibe-coding 守护进程动态加载。
- 日志在 agentic 编码中很重要,例如在调试模式下将邮件发送日志到 stdout ,方便代理完成操作。
- 不同的 LLM 对不同语言和框架有不同的偏好,如 Go 和 Flask 较稳定。
- 随着项目复杂度增加,需要适时进行重构,以保持代码的可维护性。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