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互操作性的黄金时代。

H1:回顾早期互联网的文档制作过程

  • 阅读《探索互联网》,讲述早期互联网的口述历史,第一部分描述作者出版国际电联蓝皮书的努力,其文档堆栈复杂,如多年前在西门子主机上开发的专有内部文本格式化系统的约一半文档。
  • 计算机部门给了 9 个磁带,包含三种语言的蓝皮书,有两种文件,一种无用(几百兆字节的 AutoCAD 图纸),另一种有希望(新的 X.800 建议等现代文档以微软 Word for Windows 格式制作)。
  • 当时使用专有磁带驱动器和文件系统,AutoCAD 用于矢量图形,文本文档为专有二进制 Word 格式,且图表是通过粘贴纸片物理组装,然后拍照成“照相排版”副本,这在 1991 年令人惊讶。
  • 还需处理复杂的 TPS 文本格式化语言,通过比较蓝皮书的物理卷和文件的十六进制转储来解决,最终制作出转换程序。作者曾尝试构建现代版《Common Lisp HyperSpec》,因 TeX 解析困难而放弃。

H2:与现在对比

  • 现在有广泛使用和实现的开放格式,如 Unicode 和 Markdown 用于文本,JSON 和 XML 用于数据交换,JPEG/PNG/SVG 用于图像等。
  • Unicode 无处不在,几乎所有文本为 UTF-8 ,Rich text 常为 Markdown ,数据交换通过 JSON 等格式,TeX 可能被 Typst 取代,文件系统虽通常专有但操作系统可读写常见格式,网络使文件系统不那么重要。
  • 开放标准成为默认,新数据交换格式等规范可在线阅读,JSON 因免费易获取而流行。如现在制作类似 BBC Domesday Book 的项目,数据将使用各种开放标准存储,可长久保存。

总之,现在处于互操作性和数字保存的黄金时代。

阅读 8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