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介绍了在 CIELAB 空间进行颜色量化的方法,使用“HyAB”距离公式替代传统的欧氏距离,通过 k-means 算法对图像进行聚类和颜色量化。
- 对比了在不同空间(sRGB、纯 CIELAB、CIELAB 与 HyAB 结合)下进行 k-means 颜色量化的结果,表明 HyAB 公式在控制亮度与颜色误差方面更具优势,且算法可通过调整权重和使用中位数来优化。
- 讨论了 HyAB 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如与抖动技术结合、在不同图像上的表现等,指出 HyAB 可能只是在计算大颜色差异时的一个小改进,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关键信息:
- “HyAB”距离公式:\(\text{CD1} = |L^*\_1 - L^*\_2| + \sqrt{(a^*\_1 - a^*\_2)^2 + (b^*\_1 - b^*\_2)^2}\),是亮度的绝对差与色度的欧氏距离的混合。
- k-means 算法的两个步骤:分配点到最近聚类,计算新聚类中心为分配点的平均值,这里将距离改为 HyAB 并讨论了中位数与平均值的使用。
- 不同空间下颜色量化的对比:sRGB 空间计算颜色差异较 decent,但有更好选择;纯 CIELAB 空间的 L 组件经过伽马校正;CIELAB 与 HyAB 结合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更好,但也有缺点。
重要细节:
- 提到了多个相关论文,如Distance metrics for very large color differences等。
- 展示了不同图像在各种颜色量化方法下的结果对比图,如“hats”图像、“two macaws”照片等。
- 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如自动选择颜色数量、隐藏条带、添加对比度增强等方面,图像压缩系统的实现对结果的影响,以及 CIELAB 空间不一定总是带来更好结果。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