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约 1000 行 C 语言编写一个非常简单的即时编译器。

主要观点:作者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 JIT 编译器来深入理解递归下降解析和生成机器码,介绍了编译器的基本解剖结构、简单编译器的解剖结构、词法分析、递归下降解析(包括运算符优先级解析)、X86-64 指令编码、分配可执行内存、整合所有部分、处理控制流、静态链接、变量处理等方面,并提及可对编译器进行扩展的一些方向。
关键信息

  • 构建了用于 C 语言子集的 JIT 编译器,代码约 1000 行,现代编译器通常数百万行。
  • 介绍了编译器各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如词法分析将代码视为一系列令牌,递归下降解析用于解析函数定义等。
  • 详细讲解了 X86-64 指令编码,包括 ModRM 字节等概念。
  • 提到了可执行内存分配、控制流处理(如 if 块、while 循环)、静态链接(处理向前引用)、变量处理等内容。
  • 指出可对编译器进行多种扩展,如添加更多语言特性、移植到其他架构、生成 elf 文件、支持其他类型、生成 LLVM IR 等。
    重要细节
  • 结合词法分析和解析,通过简单的函数实现不同的解析逻辑,如parse_function_declaration等。
  • 运算符优先级解析通过通用的二进制运算符解析函数compile_expression_实现,避免重复代码。
  • 在 X86-64 指令编码中,详细解释了各种指令的编码方式及 REX 前缀等概念。
  • 静态链接通过reloc_t结构和apply_relocs函数处理向前引用。
  • 变量处理通过在compile_atom函数中查找变量名与栈槽的映射来实现。

总之,这篇文章全面介绍了一个简单编译器的构建过程和相关细节,以及可扩展的方向。

阅读 8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