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夸张或虚饰的情况下解释 MCP

主要观点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通过将 M×N 集成问题转化为 M + N 集成问题来解决该问题,AI 客户端应用无需了解特定平台的数据获取或操作方式。
  • MCP 包括 MCP 服务器(连接数据源并暴露特定工具)和 MCP 客户端(AI 应用的一部分,可连接 MCP 服务器)。
  • 以一个用于 Open Data 访问的 MCP 服务器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定义工具来访问 CKAN 上的数据集等操作,客户端可通过配置连接到 MCP 服务器并使用其功能。
  • MCP 仍在不断发展,虽采用情况良好,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构建基于 MCP 的应用有其成本和利弊。

关键信息

  • MCP 服务器可暴露工具(如fetch_filesend_mail等)、提示、资源和采样等。
  • 文中的 MCP 服务器示例为访问 CKAN 上的数据集,通过定义相关工具函数实现,如list_tagssearch_datasets等。
  • 客户端可通过编辑配置文件将 MCP 服务器暴露给 Claude 等客户端应用,如claude_desktop_config.json
  • MCP 仍在发展,有官方文档、相关研究(如Why MCP Won)、Python SDK(https://github.com/modelconte...)等资源可供深入了解。

重要细节

  • MCP 服务器的实现方式,如本地运行作为客户端的子进程,通过 stdio 流传递协议消息,也有远程 MCP 服务器。
  • 展示了通过 MCP 服务器与 Claude 交互的过程,包括 Claude 发现 MCP 服务器、获取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可视化等。
  • 讨论了构建“an MCP”的利弊,指出对于内部工具可能不一定需要这种解耦,而对于像 GitHub 暴露仓库动作等情况则有价值。
阅读 1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