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 年的思考:2000 年左右开始思考成为老嬉皮士的情况,自 80 年代起老嬉皮士就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当时他们被视为尴尬存在,穿着 60 年代服装,在街上拉人宣扬 hemp 等,在派对上弹糟糕音乐。老嬉皮士的特点是待得太久, clung 着已消逝的文化,试图重启已冷却的争论,坚守已拆除的壁垒,而世界已向前发展。
- 对成为老嬉皮士的感受:2000 年时虽处于互联网兴奋期,仍会思考成为老嬉皮士后的感受,担心自己只是谈论万维网等而不再关注 Glastonbury 等。
- 关于年龄与老嬉皮士:认为成为老嬉皮士不一定很老,如姐姐的朋友 25 岁就成了老嬉皮士,理解中的典型老嬉皮士如《年轻一代》中的 Neil。作者 55 岁,已当了近十年老嬉皮士,虽知却不想谈论,看着自己和他人身上类似秃发、肝斑的变化。
- 避免的命运:避免加入 90 年代互联网重演协会,虽有相关习惯但不强迫他人;未将网络视为一切,因在 W3C 的经历让其明白价值观不应局限于一种技术或时代,如对 EME 斗争的感受,最终认为想要坚持的价值观应在不同实现和年代中流动。
- 帖子信息:该帖子于 2025 年 1 月 2 日周四下午 4:37 发布,分类为未分类,可通过RSS/Atom 跟踪回复,目前评论和 ping 已关闭。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