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Nix 继续前进 | 卡洛斯·贝克尔

主要观点:使用 nix 两年多后决定放弃 nix,原因包括它掌控一切(需将所有东西 nixify,导致一些插件和桌面应用安装不便)、存在过时包(nix-unstable 通常滞后,更新不稳定且耗时)、应用更改慢(更改 dotfiles 时应用时间长)、自身对可重复性需求不高(在个人电脑上不是必需,且实际测试少)、浪费磁盘空间(nix 存储占用大量空间)、贡献包困难(nixpkgs 仓库大,提交代码耗时),最终选择回到 Mac 上用 Homebrew 安装所有包,Linux 盒子仍运行 NixOS,同时推荐阅读Carsten Kragelund 的回应

关键信息:

  • 使用 nix-darwin 和 home-manager 开始,发现需 nixify 一切,如一些插件无法使用,桌面应用安装也受限。
  • nix-unstable 通常滞后且不稳定,更新时易出问题,应用更改耗时。
  • 个人认为在个人电脑上可重复性不是很重要,实际测试少,且更担心备份问题。
  • nix 存储占用大量磁盘空间,大于 Homebrew 安装的相同包的空间。
  • nixpkgs 仓库大,贡献包困难,提交代码耗时。

重要细节:

  • 举例说明不能使用 Lazy、Mason、tpm 等,因为文件夹被 nix 拥有且为只读。
  • 桌面应用通过创建符号链接到 Nix Apps 文件夹但被 Spotlight 忽略。
  • 克隆的 nixpkgs 仓库深度为 1 时仍有 4.7G 大小。
  • 作者写了一个简单的 shell 脚本来替代 nix 并认为足够好用。
阅读 1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