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k 的网站 - 像藤蔓一样的系统和可塑性

主要观点:

  • 工作中常遇到像藤蔓般难以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如报告可持续性指标的代码库、构建投资组合的 Excel 表格等,它们适应性强但 tangled 且难以扩展,功能风险低但技术风险高。
  • 应对这类系统的常见策略是“拥抱、扩展、熄灭”,先接管输出责任再重写内部系统。
  • 这类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由可塑软件构成,能很好适应环境,但要使其不成为藤蔓状,需引入约束,这是个艺术而非科学的过程,用户通常不具备此技能。
  • 即使引入约束,可塑软件仍存在瓶颈,如受 Rice 定理影响,任何稍复杂的约束集都可能存在无法在一定步骤内完成的事情,实际中也会需要“逃生舱口”,且大代码库即使维护良好也难处理。

关键信息:

  • 列举了不同类型的藤蔓状系统实例,如可持续性指标代码库、投资组合 Excel 表格、经济模拟代码库等。
  • 提到用户在处理软件问题时通常采取随机修改的方式,易导致混乱。
  • 指出可塑软件虽好,但引入约束后其可塑度会受影响,存在难以避免的限制。

重要细节:

  • 可持续性指标代码库不同投资类别有不同代码路径,逻辑复杂且难以整体重构。
  • 构建投资组合的 Excel 表格链接多个工作表,人员主要负责更新其中一张。
  • 经济模拟代码库曾用 APL 编写,变量命名等存在问题。
  • 用户引入约束塑造软件系统存在困难,且并非所有场景都适合这种方式。
  • 可塑软件存在理论上的瓶颈,如受 Rice 定理影响,实际中也需要“逃生舱口”。
阅读 14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