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延展软件:在锁定应用的世界中恢复用户自主权

主要观点:提出可塑软件的理念,即用户能以最小摩擦根据自身需求改编工具,对比了批量生产软件的刚性,探讨实现可塑软件的现有方法及挑战,介绍从用户到创造者的平缓斜坡、工具而非应用、公共创作等设计模式,分享Ink & Switch的原型项目及成果与挑战,展望可塑软件的未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
关键信息

  • 物理世界中环境可自然塑造,而软件环境缺乏适应性,如软件团队从墙挂索引卡到网页问题追踪器的转变。
  • 现有定制软件的方法如设置、插件、模组、开源、AI辅助编码等都有各自限制。
  • 从用户到创造者的平缓斜坡设计模式,通过减少学习和技能要求的增量来鼓励平稳进展,如在电子表格等环境中的应用。
  • 工具而非应用的理念,类比厨房工具,许多应用像牛油果切片器,应更多使用通用工具,解决数据共享和用户界面组合等问题。
  • 公共创作,软件应支持社区共同构建和维护解决方案,自由软件社区提供了经验教训。
  • Ink & Switch的原型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PushPin、Cambria、Farm、Patchwork,以及动态文档方面的Potluck、Embark等,在实践中遇到了各种挑战。
    重要细节
  • 引用Stewart Brand的观点强调建筑因适应而被喜爱。
  • 举例医生在医疗记录系统中的遭遇说明软件刚性的危害。
  • 详细介绍各种定制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如插件系统的授权方式、模组的创建和维护困难等。
  • 展示不同原型项目的具体功能和界面,如PushPin的协作媒体画布、Patchwork中的各种工具等。
  • 提及未来可塑软件面临的隐私安全、商业模式、文化等挑战。
阅读 1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