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通过对科拉茨猜想应用优化,可减少掩盖序列模式的噪声,发现序列与质因数分解相关。
关键信息:
- 优化后的科拉茨公式为 Collatz(c) = { (3c + 1) / 2 if c is odd; c / 2 if c is even },可进一步变形为 odd(c) = (3/2)^n · (c + 1) - 1,其中 n 为 c + 1 质因数分解中 2 的个数。
- 任何 c 的 c + 1 决定其能否上升及上升程度,上升序列与对应控制数 c + 1 的质因数分解相关。
- 质因数分解中 2 和 3 的数量可分别指示上升链的长度和到达上升链上端的剩余步数。
- 逆推时,质因数分解中 3 的数量表示链中的先前(较低)链接数量。
- 可通过改变质因数分解中的 3 为 2 来找到较低的控制数。
重要细节: - 以 15 为例展示优化后的科拉茨序列及质因数分解变化。
- 给出随机 5 位数 17835 的科拉茨序列及质因数分解。
- 详细说明了上升和下降链中质因数的特点及相关操作。
- 提供了两个 C 程序 collatz.c 和 coder.c 来实现优化后的科拉茨序列及相关操作。
- 解释了质因数分解的一些特性,如相邻数的质因数分解互斥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