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正被各种势力监控,应重视数字卫生。介绍了多种应对措施,包括使用密码管理器、开启两步验证、使用 VPN、安装浏览器插件等以保障账号安全、防止被追踪等。同时提及了不同措施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以及各种攻击方式和应对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信息:
- 网络存在多种监控势力,如国家、私人公司、罪犯等,他们可能获取密码、阅读邮件等。
- 密码需长且无英文单词,不同网站用不同密码,可使用密码管理器(如 KeePassXC),并配合 Troy Hunt 的通知工具。
- 开启两步验证(如 Yubikey)可增强密码安全性,避免密码被盗。
- VPN 可部分缓解网络监控问题,但并非绝对安全,可选择 PrivateInternetAccess 等。
- 浏览器插件如 NoScript 可阻止大部分攻击和追踪,Privacy Badger 可监控信息发送,DuckDuckGo 是零追踪搜索引擎等。
- 用 Pi-hole 可阻止广告,提高网络速度,还可获得网络仪表盘。
- 邮件方面,可使用 Protonmail 等,但需备份密码。
- 安装浏览器插件存在风险,应选择可靠的产品。
- 还可采取多种其他措施,如使用 Linux、关闭 Firefox 某些配置、防止摄像头和麦克风被监控等。
重要细节:
- 2019 年有密码管理器漏洞,但影响不大。
- 现代浏览器的 WebRTC 会泄露 IP,可关闭。
- 不同浏览器在隐私保护方面存在差异,如 Firefox 在私人浏览模式下比 Chrome 快。
- 广告占脚本执行时间的三分之二,Pi-hole 可有效阻止。
- 安装浏览器插件时存在未知代码执行风险,应选择可靠产品。
- 一些工具可用于检测数字卫生措施是否有效。
- 几乎无法阻止所有国家的监控,除了极度 paranoid 的做法。
标签:[长内容, 电脑, 自助, 列表]
订阅方式:RSS、Podcast、Email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