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 内存安全是热门话题,讨论时需明确所针对的内容和目标,完全用“内存安全语言”重写现有软件以消除安全漏洞不现实。
- 不同编程语言虽有内存安全机制,但实际中可能因各种因素导致仍存在安全问题,成功实现内存安全需语言设计、工具支持和工程实践协同努力。
- HardenedLinux 基于 Debian 分布,通过启用 sanitizers、运行回归测试和 fuzz 测试等方法处理“内存不安全”语言的应用和库的质量与安全风险。
- 漏洞生命周期包括发现、确认、利用等阶段,QA 过程可采用如 Fil-C 等工具检测漏洞,Fil-C 能从可利用性角度实现安全的 C/C++。
- 除了 sanitizers 和 fuzzers,还可通过编译器和 C 运行时库的缓解技术来应对漏洞,如硬件和软件级别的保护措施。
- 呼吁开源软件开发者在调试和测试构建中启用 sanitizers,虽重写软件用内存安全语言成本高,但也可考虑用 Lisp/Scheme 重写。
关键信息:
- 不同内存安全方法的特点,如编译器静态分析、运行时机制等。
- HardenedLinux 针对不同系统场景的测试工具和方法,如基于状态的 Linux 内核模糊测试工具。
- Fil-C 对 C/C++的内存安全改进及与传统 sanitizers 的对比。
- 各种缓解漏洞的技术和措施及其作用。
- 开源软件开发者应启用 sanitizers 的呼吁。
重要细节:
- 早期 HardenedLinux 成员来自商业 Linux 分布背景,注重专业维护者管理软件和库。
- 介绍 Fil-C 对 Clang/LLVM 编译器的定制及相关测试案例。
- 列举常见的缓解漏洞的技术,如栈保护、影子栈等。
- 以具体案例说明未启用 sanitizers 可能导致的问题及不同做法的效果差异。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