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模型上下文协议的符号代数中的冒险

主要观点:

  • 作者周末使用新的MCP 协议,将语言模型与符号计算机代数系统连接,发挥两者优势,代码已在 Github 上(https://github.com/sdiehl/sym...)。
  • MCP 是 Anthropic 对让语言模型实际做事而非只谈论做事的回答,是允许语言模型通过服务器调用外部工具的协议,核心是标准化语言模型调用外部工具的方式。
  • MCP 服务器在本地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但作者仍进行了实验,如让 Claude 借助 MCP 服务器进行整数因子分解等操作。
  • 与 MCP 生态系统合作像在西部荒野的边疆小镇,文档零散,实现风格独特且 Node 相关较多,调试 MCP 服务器很困难。
  • 成功整合组件展示了这种架构方法的潜力,虽技术仍在早期,但与形式验证系统等的集成可能性很有吸引力,如让语言模型与定理证明器结合等。
  • 以求解带强迫项的阻尼谐振子为例,展示了 LLM 与计算机代数系统协同工作的过程,LLM 处理自然语言交互,代数系统进行精确符号操作。

关键信息:

  • MCP 协议及相关 Github 仓库地址。
  • MCP 服务器运行方式及相关命令(如uv run --with mcp[cli] mcp install server.pydocker run -i -p 8081:8081 --rm ghcr.io/sdiehl/sympy-mcp:latest)。
  • 具体代码示例(如整数因子分解代码、求解阻尼谐振子代码)。
  • 关于安全问题的提醒及潜在风险。

重要细节:

  • 描述了各种语言模型(如 Claude 等)在处理复杂符号操作时的不足,以及计算机代数系统(如 Mathematica、Sympy 等)的优势。
  • 详细说明了 MCP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工具和概念,如FastMCPfactor_number函数等。
  • 举例说明了在 MCP 环境下解决物理问题的具体流程,从用户输入到各个工具的调用及最终结果。
  • 提到了在安装 MCP 服务器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及风险。
阅读 34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