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陈旧的机器人是反用户和反贡献者的,但它们不一定非得如此。

主要观点:开源项目中常见的陈旧机器人(stale bot)会在一定时间后标记和关闭未响应的问题和拉取请求(PR),这对用户和贡献者体验不佳,虽对维护者有一定帮助但多数情况有害,应谨慎使用并合理设置标签以控制自动化行为。
关键信息:

  • 陈旧机器人会在 30 天后标记问题为陈旧,一个月后因无活动关闭问题,对贡献者关闭 PR 更令人沮丧。
  • 维护者因项目问题多而倾向添加陈旧机器人,未及时处理的问题易被遗忘,难以判断其相关性。
  • 责任在于明确谁应采取下一步行动,问题验证阶段维护者和用户应共同协作,问题明确后不应因无活动关闭。
  • 可通过 GitHub 标签构建工作流程,如打开问题自动添加“需要分类”标签,维护者提问后更换标签等,不同“好问题”标签对应不同技能要求,只有需用户行动的问题由陈旧机器人处理。
    重要细节:
  • 以 Kubernetes 中被陈旧机器人关闭的问题为例,展示其对用户的不良影响。
  • 维护者会礼貌关闭被忽视数周的问题。
  • Will McGugan 将 PR 分为“蛋糕”(简单明确的好处)和“小狗”(需持续维护)。
  • 若选择添加陈旧机器人,要用标签控制仅关闭有未完成用户行动的问题。
阅读 54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