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Cloudflare 工程团队将内部全局键值存储 Quicksilver 过渡到分层缓存架构,从存储所有数据到采用分布式缓存系统,提高存储效率并保持边缘的一致性保证和低延迟读取。
关键信息:
- 过去几年从 Quicksilver V1(所有数据在每个服务器上)过渡到 Quicksilver V2(仅少数服务器存储数据),通过两篇文章描述了实现过程。
- Quicksilver 是 Cloudflare 内部开发的键值存储,用于全球快速复制和低延迟访问,已演变为许多服务和产品的基础存储系统。
- Quicksilver v1 导致磁盘空间使用不可持续,过渡到 v1.5 减少了磁盘使用,v2 引入多级缓存策略,包括本地缓存、数据中心级缓存和存储节点副本等。
- 保持向后兼容性和顺序一致性很重要,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和滑动窗口方法处理异步复制挑战。
- 从旧架构到 Quicksilver v2 解决了 Cloudflare 330 个城市网络的初始关键约束,目前 90%请求在 1ms 内响应,99.9%在 7ms 内响应,添加第二层缓存显著提高了数据中心内的缓存命中率。
重要细节: - Quicksilver 相关文章链接、(https://blog.cloudflare.com/i...。
- 使用RocksDB进行持久存储,基于引擎的压缩过滤器进行逐出。
- 系统工程师Anton Dort-Golts和Marten van de Sanden解释了相关原因和策略。
- 图表展示了 Cloudflare Quicksilver 等相关内容,包括缓存命中率等数据。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