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网格安全:如何保护去中心化的数据架构

主要观点:数据网格架构的兴起重新定义了现代组织对待数据安全的概念。传统认为数据应集中管理,而数据网格模型将数据所有权去中心化。这带来了速度和灵活性,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数据安全挑战。
关键信息:

  • 传统数据架构集中管理数据,便于监控和治理;数据网格架构则去中心化,各域团队独立管理数据。
  • 数据网格架构带来的新数据安全需求,如联邦访问控制、数据沿袭和出处、无瓶颈治理等。
  • 数据网格架构的安全挑战,包括分布式认证和授权、缺乏端到端数据沿袭、不一致的数据治理、数据产品安全等。
  • 保障数据网格架构安全的最佳实践,如联邦治理与本地执行、零信任数据访问、可观察数据沿袭、默认安全的数据产品、数据产品服务水平协议等。
    重要细节:
  • 联邦访问控制需各域在集成企业身份框架时执行自身访问控制。
  • 缺乏端到端数据沿袭导致数据起源和转换跟踪困难,增加数据风险。
  • 不一致的数据治理可能导致合规问题和数据暴露。
  • 数据产品安全常被忽视,应提前配置安全控制。
  • 保障数据网格安全的关键工具,如身份和访问管理、策略即代码引擎、元数据和沿袭跟踪、数据目录服务、可观察性平台、隐私和匿名框架等。
  • 成功的数据网格安全策略需结合集中标准与去中心化执行、持续可观察性和文化转变。
阅读 39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