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标准输入输出时记录 MCP 协议,第一部分

主要观点:介绍在使用 stdio 时记录 MCP 协议的方法,MCP 是模型上下文协议,正被广泛认可用于标准化应用向语言模型提供上下文,通过 stdio 记录 MCP 协议通信可增强对实时语言模型完成流程的可见性,文中以 GitHub Copilot 为例展示相关技术,还涵盖了选择 MCP 客户端、后续操作、为何从 stdio 开始等内容,并给出三种日志记录技巧(直接 SDK 日志、扩展 SDK 日志、标准 I/O 拦截)。
关键信息

  • MCP 是标准化应用向语言模型提供上下文的开放协议。
  • 使用 stdio 记录 MCP 协议在调试等方面很有用,尤其在本地测试时。
  • 以 GitHub Copilot 为例,介绍了 MCP 相关内容及记录技巧。
  • 给出三种记录 stdio 中 MCP 协议的方法及代码示例。
    重要细节
  • 详细说明了 MCP 的作用和优势,如提供预构建集成、灵活切换 LLM 提供商等。
  • 阐述了选择 MCP 客户端的情况,如 GitHub Copilot for Eclipse 等。
  • 解释了从 stdio 开始的原因,如它是 LLM 客户端与自定义代理通信的默认方式等。
  • 具体展示了三种记录技巧的实现方式和代码细节,如使用 Apache Commons IO 的 TeeOutputStream 和 TeeInputStream 类。
阅读 7
0 条评论